首頁 資訊 國內(nèi) 聚焦 教育 關注 熱點 要聞 民生1+1 國內(nèi)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 > 教育 >

我拿了你的門禁卡?你的記憶未必總是靠譜的

來源:騰訊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2-03-18 14:39:55

前陣子我租住的房子到期了,考慮到一年前我剛住進來沒幾天的時候,房東大姐就流露出了非常明顯的坑人意圖,我沒有續(xù)租,而是換了個新住處。

大姐,咱們就先叫她畢蓮吧。

房子交接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剛住進來辦物業(yè)交割的時候,畢蓮表示手里沒有小區(qū)的門禁卡,所以不能給我們提供。這本來也不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最后我找?guī)臀易夥孔拥闹薪橐藗€門禁卡。

自然,物業(yè)交割單上門禁卡這一項也是空缺的。

但是人的記憶,有時候很有意思。

退租交割的時候,畢蓮一口咬定我住進來的時候,她曾給過我兩張白色的門禁卡。

為了證明自己的記憶是準確的,她還拉上了自己老公一起幫腔。

經(jīng)過了幾輪溝通,畢蓮對自己記憶的準確性沒有動搖,但是因為合同上的交割單根本沒有體現(xiàn)她曾經(jīng)提供過門禁卡,最后也只能作罷。

到這,我無意揣測畢蓮行為背后的動機,畢竟兩張門禁卡才能坑多少錢呢,不能把人想得太壞不是。

后來,畢蓮又記得自己往水卡里面充了很多錢,現(xiàn)在沒了,要算一算需要我補多少。

這次是她老公接話了,說水費都是先用了之后月結(jié)的,不存在你提前充了多少錢的說法。

畢蓮默不作聲。

后來我就有點慶幸,幸虧那個不用的飲水機我沒扔掉,雖然已經(jīng)溝通過可以扔,但是萬一在畢蓮的記憶里,我們未曾溝通過呢?

我豈不是要賠一個飲水機的錢。

其實沒多少錢,但它膈應。

我還是無意把人往壞處想,但是這一來二去的行為,似乎是畢蓮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把內(nèi)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了,我該怎么理解呢?

那么,記憶為什么會出錯呢?

早在1894年,有一個人叫克科帕特里克,在《心理學評論》里發(fā)表了一項研究結(jié)果,說的是以事物本來的形象呈現(xiàn)的東西,要比以詞的形式呈現(xiàn)這個事物,更容易被記住。

舉個例子,我給你呈現(xiàn)一張畢蓮的照片,并且告訴你這就是畢蓮,和我只是給你讀出來畢蓮的名字相比,前者更容易被你記住,這就叫:意象有助于對言語材料的保持。

但這不是重點,克科帕特里克在研究結(jié)果的附注里加了一小段話,這才是重點。這段話描述的內(nèi)容大致是這個意思:

他在做實驗之前,給學生讀了10個普通的單詞。然后過了一個星期,他讓學生回憶這些詞,結(jié)果學生回憶出來了許多單詞,放在了一個記憶詞表里,數(shù)量遠遠大于10個。

這是為啥呢?

其實,是因為當他給學生讀出的是“軸”“頂針”“刀”這類的單詞時,學生會立刻想到諸如“線”“針”“叉”等詞。

也就是說,學生們會根據(jù)已有的詞,聯(lián)想到和這些詞有高度關聯(lián)的詞。并且,在學生回憶的時候,會非常堅定地認為這些他們聯(lián)想出來的詞,就是克科帕特里克在一周前讀給他們聽的單詞。

結(jié)論就是,聯(lián)想會導致記憶產(chǎn)生錯誤,后來也有很多人驗證了這個結(jié)論。

也就是,我給你呈現(xiàn)了畢蓮的照片,你在更容易記住她的基礎上,可能還會聯(lián)想到你身邊的各種類似的婊,然后你在未來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可能就會記成,你曾經(jīng)和我討論過你身邊的某個婊。

所以說,任何經(jīng)歷過的事件,都不是完全按照其最初的本來面貌進入人的頭腦的,而是混合了一個人的知覺、思想、態(tài)度、行為甚至想象。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就某件你和其他朋友共同經(jīng)歷過的場景,讓他們回憶當時都發(fā)生了什么,也許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描述都會不那么相同。

人對記憶的編碼,只能是根據(jù)各自的標準來進行,而不是所有人都是相同的

著名的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也說過,錯誤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暗示一個人在早期有一些欲望被壓抑進了潛意識。

總這么壓抑著,也不是辦法吧?

于是被壓抑的欲望,就會百轉(zhuǎn)千回,以非常隱晦的方式表達——記憶錯誤。

這種記憶錯誤,指的就是那些往往帶有主觀確定性的,對已經(jīng)遺忘事件的錯誤回憶。

所以要是這樣來理解畢蓮的行為,多少還是說得通的。

我住進來沒幾天,她便流露出了坑我的意圖,只不過被識破了不好繼續(xù),于是作罷。

問題是這種意圖不會憑空消失,但是憋得時間長了,她難受啊。

就像趙本山小品里那只下蛋公雞,有蛋了不能不下,它憋得慌。

下呢,丟臉。

怎么辦?

好在人是高等生物,有別的方法。

于是畢蓮就在我退租的時候,“記得”曾經(jīng)給我交接過兩張白色的門禁卡。

這樣一來,憋在潛意識里的欲望得到了表達,而且還悄無聲息,畢竟“我拿了她的門禁卡”。

雖說弗洛伊德的東西總是很主觀,我們可以說,看一看就行了。

但還有一個人叫巴特萊特,在1932年通過實驗證明了,記憶不僅僅是痕跡的重新興奮的過程,而是可想象的重構或建構。

說人話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人在回憶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只是把過往的記憶提取出來,還會在提取的過程中對這段記憶進行加工,這個加工就包括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重新組織一下,甚至加入一些原本就沒發(fā)生過的東西,的過程。

人只會記住他們愿意記住的,和對他們有利的那部分,當事人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

畢蓮,可能也沒啥錯,畢竟只不過是想多收點錢,潛意識和記憶本身的特性順便幫了個忙罷了。

記憶不總是那么靠譜的原因還有很多,因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它,比如別人的暗示。

《甄嬛傳》里,甄嬛被誣陷和溫太醫(yī)私通那段,崔槿汐和甄嬛就是靠著對記憶線索的暗示,讓后來被杖斃的斐雯露出了馬腳。

所以說,人的記憶并不是一直靠譜的。

最后,還得事兒上見。

關鍵詞: 帕特里克 弗洛伊德 研究結(jié)果

頻道精選

首頁 | 城市快報 | 國內(nèi)新聞 | 教育播報 | 在線訪談 | 本網(wǎng)原創(chuàng) | 娛樂看點

Copyright @2008-2018 經(jīng)貿(mào)網(wǎng)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11
本站點信息未經(jīng)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聯(lián)系郵箱:39 60 29 14 2 @qq.com